2025年6月30日,伊朗政府做出了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讨论。伊朗正式立法,全面禁止由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公司运营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在境内使用。
根据该法律规定,在伊朗境内,无论是使用、销售还是持有“星链”设备,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违法者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遭受鞭刑,甚至最高可判处两年监禁。更为严厉的是,如果被查实利用“星链”设备与以色列等被伊朗视为“敌对国家”开展情报合作或敌对行动,最高刑罚甚至可能达到死刑。
伊朗信息和通讯部长埃莎·扎雷普尔公开指出,未经政府许可使用此类卫星互联网服务,严重侵犯了伊朗的国家主权,同时对国家的数字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她强调,这一举措旨在维护伊朗的信息安全与国家利益。
展开剩余82%此次全面封杀“星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伊朗政府基于多重深层次安全考量做出的战略决策。就在该禁令出台前几周,伊朗经历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安全危机。
6月中旬,以色列发动了一场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大规模空袭行动。此次空袭极其精准,成功摧毁了伊朗关键核设施——纳坦兹铀浓缩工厂。同时,伊朗革命卫队的一个地下指挥中心也遭到重创,导致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在内的20多名高级军官当场死亡。
这场空袭的高度精准令外界震惊,也引发对以色列掌握伊朗内部绝密情报的质疑。调查显示,袭击发生前,以色列情报人员曾向20多位伊朗高级将领打电话,提醒他们带家人迅速撤离,表明以色列对伊朗军政体系的渗透已极为深入。
更加诡异的是,有报道称这些高级军官聚集在地下指挥中心,是因为他们收到了来自内部的虚假会议通知,这被认为是以色列设计的一个精巧陷阱。
袭击之后,伊朗迅速启动了名为“圣城盾牌”的大规模反间谍行动,其规模和力度创历史新高。在短短12天内,伊朗安全部门在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12个省份展开大规模抓捕,逮捕了700多名涉嫌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工作的间谍。
仅在德黑兰地区,就查获了约一万架以色列制造的无人机,其中部分装备有爆炸装置。这些无人机有的藏匿于废弃工厂,有的则伪装成普通饮料瓶,伪装手段极为隐蔽。
更令伊朗震惊的是,调查发现被捕间谍中超过一半为印度籍人士。他们利用伊朗长期将软件外包给印度公司的合作模式,在负责伊朗民事登记系统、机场管理系统等关键领域的软件开发中秘密植入后门程序。
这些后门使得伊朗从普通公民护照资料到重要部门的实时动态信息,极有可能被以色列方面远程获取。伊朗认为,“星链”系统在这场复杂的情报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空袭期间及随后的反间谍行动中,伊朗多次实施全国或局部网络断开。非政府组织监测数据显示,冲突期间伊朗网络频繁中断,既有政府主动限制的因素,也有以色列轰炸造成的物理损毁。
在这样的网络中断情况下,“星链”设备凭借卫星传输信号的特性,不依赖地面网络,能够确保通讯的持续畅通。实际上,冲突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马斯克向伊朗免费开放“星链”服务,这无疑加深了伊朗的疑虑。
伊朗方面担心,“星链”可能被境内的以色列特工用来接收境外指令、传递敏感情报,甚至为导弹和战机提供精准打击的导航信息。
据估计,在禁令发布之前,已有约10万台“星链”设备通过邻国走私进入伊朗。对普通伊朗家庭来说,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单台设备加上走私费用高达660至1600美元,每月还需支付110至120美元的订阅费。
因此,伊朗政府判断,使用这些设备的人群很可能并非普通民众,而是具有特殊背景或目的的人员。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伊朗禁止“星链”反映出当前国际关系中科技发展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日益尖锐冲突。尽管“星链”由马斯克的公司运营,但背后明显带有美国政府的支持和背景。
马斯克本人曾公开表示,“星链”是乌克兰军队在俄乌冲突中的“生命线”,这凸显了其在现代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它的信号能够绕过传统国家电信网络,跨越国界,不受当地法律和监管限制。
对于像伊朗这样被美国视为战略对手的国家而言,这种技术构成了严峻的安全威胁。伊朗无法监控“星链”传输的内容,也难以阻止其被用于组织抗议、间谍活动甚至军事行动。
这被伊朗视为对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以及对数字安全的直接威胁。伊朗此举实际上是一种应对现代信息战和情报渗透的防御性反应,试图通过立法和强制手段重新夺回对国家信息空间的控制权,堵塞安全漏洞。
然而,这项禁令的实施仍面临巨大挑战。伊朗必须有效遏制“星链”设备的持续走私,研发干扰或阻断其卫星信号的技术,同时也需为国内特别是偏远地区民众提供安全、可靠且价格合理的替代互联网服务。
总体而言,伊朗高官遇刺事件暴露了其情报系统的重大缺陷,而随后的大规模反间谍行动及对“星链”的全面禁令,则是政府在遭受重创后的补救之策。
这场事件清晰地展示了当今世界科技巨头提供的全球网络服务如何与主权国家安全需求产生激烈碰撞。伊朗试图通过筑起“数字高墙”来抵御外部干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围绕“星链”的这场博弈,不仅仅是伊朗一国的安全问题,更凸显了数字时代技术优势如何被转化为地缘政治工具的复杂局面。
伊朗高官遇刺事件的背后,似乎与以色列借助情报渗透及“星链”等先进技术密切相关,而美国的支持也难以回避责任。
这一系列事件信息量庞大,揭示了现代冲突中科技与情报战的深度融合与复杂交织。
发布于:天津市聚富配资-场内配资平台-配资实盘开户-正规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